题目:三名女性的神圣“联盟”
出2:1-10
讨论题
- 作为女性,你觉得自己需要在操练自己的哪些生命品质?
- 从本段经文的三位女性身上你学到什么?
圣经中记载了多名在救恩史中有着卓越贡献的女性,她们的所作所为远胜于同世代的男子。耶利哥城的喇合虽身为妓女,却在危城中机智庇护了以色列的探子;女士师底波拉不仅以先知身份审判百姓,更亲自督战击溃迦南大军;王后以斯帖甘冒生命危险,以智慧谋略化解了灭族的危机;另有撒母耳的母亲哈拿,女先知户勒大,以及福音书中耶稣周围一些敬虔的妇女们,她们共同印证了上帝对女性服侍者的重视。今年2月份,我们曾经探讨过出埃及记第1章里两位希伯来籍收生婆,她俩在埃及的暴政中与法老王斗智斗勇,保全了以色列男婴们的性命,让民族血脉得以传承。今天我们仍旧要聚焦三位身份迥异的女性,看看这三位女性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守护婴孩摩西,就是那位在八十年后带领饱受奴役之苦的以色列人脱离埃及辖制的领导者摩西,由此拉开了上帝拯救计划的序幕。
一、母亲的信心
在埃及寄居了300多年的以色列人,从一开始的备受尊重到后来沦为廉价劳动力,他们一边服苦役,一边在法老王的杀婴令中惶恐叹息。为了遏制这些寄居者的繁衍,法老下令灭绝男孩,只存留女孩的性命。但让法老万没想到的是败坏他计谋、拯救男孩性命的,恰恰是他认为难成大事的柔弱女子们。这是神奇妙的作为,神在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能力,让仇敌和报仇的闭口不言。本段经文中被保护的对象——婴孩摩西,他的出身并不显赫,父母均是利未支派的人,从圣经记载来看,他的父母十分敬虔,来11:23“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这里的“信”,显然是指摩西父母对神的信心,他们相信神看顾他的子民,相信神的应许必要实现,相信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公义终将战胜邪恶。
阅读圣经,我们会发现,许多被神大大重用的人都有着敬虔的家学渊源。摩西的家庭在埃及寄居了几百年仍坚守着信仰,圣经用“混乱”、“任意而行”这些字眼来形容持续了400多年的士师时代的社会状况,实际上,当年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的400多年间,信仰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埃及人信奉多神,口口相传的列祖的信心故事经过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传播早就淡化褪色,面目全非,绝大多数以色列人已经沾染了敬拜埃及偶像的习俗,这个习惯甚至到他们后来进入迦南时,还没完全杜绝,在书24:14,大限将至的约书亚语重心长劝诫到:“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侍奉的神除掉。”也正是这个缘故,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前,神降下十灾,一方面用来威慑法老及埃及人,还有重要的原因是要让以色列人认识到这位带领他们出埃及的耶和华神是大神,超乎他们在埃及所信奉的所有神明之上。
另外,施洗约翰——主耶稣的开路先锋、打破了新旧两约之间400多年没有神启示的历史,培养他成长的也是一对敬虔的夫妇。
虽然说,神对人的拣选并不绝对取决于人的出生,神所拣选的人中也有士师基甸,他的父亲是假神巴力的忠实粉丝,神也拣选过匪徒出身的耶弗他担任士师,信仰的确是很个人的事,但家族的传承也很重要,这就像树的树根一样,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更容易结出好果子。从这个层面来说,信仰又绝对不是个人的事。申6:7论到神所颁布的律法,圣经说“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摩西的父母显然也是这样做的,因为第一个大祭司亚伦、第一位女先知米利暗,以及家喻户晓的摩西都是他们的孩子。在摩西出生3个月后,没法再藏下去了,他的母亲就用蒲草作成箱子,又涂上防水的沥青、煤油,把孩子放进去,让女儿米利暗将箱子搁在尼罗河的芦苇中,守在附近,看孩子最终会怎样。想来作为平民百姓,他们并不知道公主会到这个河段沐浴。摩西母亲的这个举动,是基于对神的信心,她把孩子未来完全交托在神手中,神是我们在绝望中的盼望,当我们四围所有的路都被封死,所有的门窗都被关闭时,别忘记我们还有一条可走的路,就是全然交托神。正是这位母亲的信心给了这个看来必死的孩子开辟出了一条又新又活的出路(今天我们会有一个视频见证,见证中,我们也将看到一位敬虔的母亲如何把绝望中的女儿带到神面前,使其重获新生)。今天作为母亲我们是否也在用信心守护孩子,引领孩子呢?根据圣经记载,我们知道摩西后来被奇妙的保全了性命,获得了光明正大的身份——埃及公主的养子,而摩西的母亲约基别在神的安排下,亲母变乳母,不但重获抚养儿子的机会,而且得到了一份不错的收入。孩子幼年一直跟着自己的母亲。幼年时光,这是孩子价值观形成,品格塑造的关键几年,这关键的几年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古人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今天,我们为父母者不要轻忽对孩子幼年时的陪伴和教育。这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年的摩西在自己母亲身边,能学习的应该只有品格和信仰,至于知识和技能是后来在埃及王宫中学习的,如果摩西的人生没有这几年的基础学习,那么所学的只是空中楼阁。这几年对于以后摩西的生活及信仰人生以及接受神的使命至关重要。现今,很多父母更重视孩子的技能,学习各种才艺,这些也重要,但主次或许需要重新审视。
二、姐姐的慧心
推动本次拯救行动的第二个关键人物是摩西的姐姐。我们通常认为她就是后来的女先知米利暗,米利暗用观察、言语和行动扭转了困局。当年在法老的屠刀下,像摩西一样被家人送入尼罗河随水漂流的男婴肯定不在少数,他们中有多少人能最终获救呢?又有多少以色列的父母在尼罗河边为看着襁褓中的孩子伤心哭泣呢?但米利暗是他们中间最特殊的一个,她没有被动焦虑,而是主动守望,出2:4说米利暗“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她的观察是不是出于母亲的交代,圣经中没说,但这届经文显示米利暗“远远的看”这个“看”是积极的“看”,是带着责任的守望,不是哀伤和绝望,也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带着目的去观察,她在等待时机,要看弟弟的性命究竟会怎样。弟兄姐妹,今天我们同样会面对来自家庭、职场以及社会给我们的各种危机,从米利暗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我们要学习她在困局中,不急于行动,不哀伤绝望,而是带着信心,用心思考和察看,察看神最终会为困局中为我怎样成就新事的心态。同样,如果陷入困局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亲人,比如他们失业、生病,那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要先不急于给建议,而是要先“退后一步”观察他们的真实需要,如同米利暗一样等待最佳时机,再给予帮助或建议。再比如,在职场冲突中:面对同事之间的矛盾也不贸然站队,而是先收集信息,弄明白问题的核心所在,再想办法去促成和睦。善于观察,是一种智慧。这更是我们姐妹们要去用心学习的美德,因为姐妹们往往嘴巴比脑子转得快,说完再后悔不叠。箴言书18:13“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雅各书1:19“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无论在家在外,我们要学习米利暗,做一个慧心的人,沉得住气,用心观察再发表意见或行动,这样会少了很多的事后懊悔。
终于米利暗的机会来了,埃及的公主到河边洗澡,看到孩子,认出他是希伯来的弃婴(可见那时把孩子丢进尼罗河是无奈之下的常规操作)。米利暗的观察很入微,公主只说了一句话,但她却从语气、表情或者一些动作看出公主对孩子有深深的怜悯和同情,她立刻上前趁热打铁,提出自己的建议,“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看着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说出来对于米利暗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首先这是一个跨阶层的对话,一个是奴隶身份的希伯来女孩,一个是埃及尊贵的公主,米利暗在开口之前,可能也会想,我的话她能听吗?她会不会反把我当成另有所图的奸细。我会不会有人身安全?也许她想过,但站出来说话是她必须要去做的,只有出来说话,弟弟才有重回家庭的机会。多少的时候,我们本该站出来为一件正确的事发声或者起来行动,但却选择了沉默,选择暗中抱怨?多少时候,我们因为自觉“人微言轻”,我们顾虑太多,而不肯主动作为,错失良机?从米利暗的身上,我们看到信仰不是等待神迹,而是以智慧行动成为神迹的管道。
此外,米利暗的沟通方式,是询问式的,建议式的,不是命令式强制式的,不是对抗而是引导,这也大大增加了她和公主对话成功的几率。多少时候,我们在家中和孩子沟通、在工作中和同事沟通、在服侍中和同工沟通,我们发现问题,主动提意见却不被采纳,是因为我们的沟通方式还不太美好。一句话说得合宜,如同金苹果落在银网子里。但我们却常常是烂苹果落在蜘蛛网里(例:略)。
三、公主的慈心
摩西得以存活,后来成为以色列人的属灵领袖,法老的女儿,埃及的公主功不可没。她知道这是希伯来人的孩子,她身为以色列的仇人,为何竟然会收养摩西为义子?圣经说:“孩子哭了,她就可怜他。”显然,她的怜悯之心盖过仇恨和惧怕。“怜悯”一词在原文有“进入对方皮肉之内”的意思,就是感同身受,感受到别人所感受的。她有怜悯的心,因此,神使用她去保留和建立以色列的属灵领袖。神愿意用怜悯的心肠医治每个罪人的创伤。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也喜悦使用怜悯人的人,弥迦先知说:神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他同行,当我们心中手中有怜悯的时候,就是在与主同行了。使徒行传中记载了第一个受洗归信基督教的非犹太人,罗马的百夫长哥尼流,神借着他帮助彼得改变了非犹太教徒不可归信基督的狭隘思想,这个人身上有个特别被神提到的美德,就是有怜悯的心肠,常常周济百姓。有一天,他在祷告时,天使对他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纪念了。”怜悯的心很重要,神也看重,“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2:13)。“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6:36)埃及公主怜悯的心肠让她一个异教徒成为神手中的器皿,成为神计划中的一环。
埃及的公主本可无视、举报或者用手中的权利处死这个“敌人的孩子”,处死这“异教徒”的种子,但她却选择以慈心打破种族、信仰、权力筑成的高墙壁垒。她的向我们抛出挑战,在充满对立的世界里,我们是否愿意用具体的行动,去拆毁各种形式的“高墙壁垒”(例:略),我们应该是搭桥的人,而不是那个拆桥的人。同样的原则也可以应用在职场中:若同事与你立场对立,尝试抛开“竞争对手”等标签,先看见对方作为“人”的压力与需求,就像公主看见哭泣的孩子,就心生怜悯。
神的安排足够奇妙,令人惊叹,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女性在神的带领下,结成神圣的救助同盟,
建立了一位伟大的属灵领袖。这个联盟的成功也在宣告,神的国不靠刀剑,而是藉着爱建立。让我们从主得力,效法这三位女性,建立美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