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经文:马太福音24:36-44
那日子、那时辰无人知道
耶稣从一开始回答门徒们有关“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的问题(3节),就不断强调他不会透露再来的时间,他会在人们最想不到的时刻降临,也就是说无先兆可以奉告。大多数人都会处于未加注意的状态,但是门徒们必须随时随地作好准备。继续讨论“那日子、那时辰无人知道”的主题; 时日既然没人知道,就一定会有人没有准备。与挪亚的日子相比,人子降临的主要目的是要施行审判,虽然祂降临还包括其他用意。正因挪亚及其家人都准备好了,而挪亚同时代的人对审判的警告毫不在意,毫无准备,所以都被大水冲走了。这里的深意是,准备迎接人子降临不是不可能,但不是靠数算日子,而是要一辈子随时随刻准备好,听从神的各种指示和警告。显然人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有准备的(因而得救),一类是无准备的(因而被弃)。有两个破坏了正常生活的事例,可以用来进一步说明这种划分是多么严酷。两个男人在田里做着一样的活计,两个女人在磨坊同样在推磨。所以说,划分绝不是根据不同的工作或环境,而全取决于是否准备好了。
基督的使命
耶稣对自己“人子”的称呼,指明祂要在地上建立天国的目的。基督到世上来的使命正是为此。这样说,丝毫没有否定祂来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这个事实。祂要改变人,使人在地上受察验的日子完毕之后,能进入永存的家,得以在神面前享受喜乐和安息。但是我们若将耶稣的使命,看成只是来救世人,使他们将来可以进天堂,那么我们就错解了祂所说的一切话,和祂所作的一切事,以及丧失了祂教导人当求的事。祂在国度的宣言中,清楚说明了基督心中对这世界的热爱。祂教导门徒求国度的降临,求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三个比喻
这一段经文包含三个比喻,指出当祂肉身不再和他们同在的这段期间,属祂的人所当负的责任。三个比喻之间有显然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明确的分别。我们先来看三个比喻之间相似之处。每一个比喻都提到主人不在。其次,是这些人和他们出门去的主人之间的关系。再说,很明显的,每一个比喻中,这些仆人的责任都是针对他们的主人,单单对他负责。那个家主的仆人,只对离家外出的家主负责。等候新郎的童女只对新郎负责。同样那分受银两去作买卖的仆人,也是对往外国去的主人负责。现在让我们看这些比喻中不同的地方。第一个比喻中的两种仆人──忠心有见识的和邪恶的──完全预表神的教会,祂是教会的主人。关于童女的比喻,如果我们从整体来看,是说到每一个人,当祂不在之时对祂的态度。末了的一个比喻,是关乎祂的仆人当祂不在之时,对祂的事业之责任,祂交给他们不同数量的银子,要他们去经营。
在家主的这比喻中我们看见两种态度。头一种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他们所作的就是按时分粮给人。家主不在的这段期间,他们关切家里的每一个人,这样行是为着主的缘故。在这比喻中也说到另一类仆人,耶稣称他为“那恶仆”。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祂一时还不会回来。主既不在,他就在家中任意妄行。他本当关怀、分粮给同作仆人的,他竟动手打他们,完全忘却应该对远行的主尽忠,竟去和醉酒的人为伍。这比喻也说明两种结果。当主人回来的时候,那向着出门的主人尽忠,以爱服事其他仆人的人,主人就赋予他新的权柄,而恶仆则受到极重的处置。这是一幅图画,主要是关乎一个家,和家中的一切人与出门去之主的关系。我们可以归纳起来这样说,我们在神的教会中,向那尚未回来之主的忠心,就是表现在教会中彼此的服事上。我们若打弟兄,残害弟兄,那正是我们对不在之主不忠心的明证。
在第二个比喻中,新郎的来临,是众童女共同的盼望。这里有两种态度。头一种态度是愚拙的,它只是预料新郎会来──他们“出去迎接新郎”;但他们粗心大意,没有妥加准备──“……拿着灯,却不预备油。”新郎对这一类人说,“我不认识你们。”此外没有再说什么。这里所说的不是工作,它所说到的是个人与祂的关系。他们显然预期祂的莅临,愿与祂相会。但他们却不是切实的等待祂的抵达,因为他们拿着灯并未预备油。但是聪明的童安不只拿着灯,并且备油在器皿里。他们说,守候的时间也许会很长,祂不一定会像所期待的那么快来到,必须为等候有所准备。这一等人就可以进入婚筵。聪明的童女所代表的,是那些心无旁鹜,目不他顾,除了新郎和祂到达的时刻之外,再没有其他思慕的人。
末了的一个比喻关系到事业,“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现在我们来观察他们对银子的不同运用。有忠心敬业的,那领五千的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另赚了二千。那不忠于职守的,把所领的银千埋藏在地里。为消灭自己良心的控告,他就诋毁他的主人。留意这比喻中的结果。那另赚了五千的,和那另赚了二千的,所得的奖赏完全一样。耶稣对各人的嘉勉都是,“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主对服事者的奖赏,是根据他对所得的机会是否忠心而定。至于那个不忠心的仆人,首先主人揭露了他本来的面目,其次是收回交给他的银子,末了是将他赶出去。
升至高天的主,将祂的家业交给祂的教会。教会今日当怎样运用所交付于她的一切呢?
末了让我们留意,这里的每一个例子都说明,教会的责任是由教会和主之间的关系来决定。若向着尚未回来的主忠心,全家都平静安宁。若等候祂的莅临,就当保持灯火剔亮光明,每一个人都留意该有的品格。若为不在之主经营,祂的财富就加增,原有的五千之外又赚了五千,二千的也倍增。因此无论教会是一个家,或者说到教会中每一个肢体,或者说教会是祂的伟大军队,要完成祂的事业,每一件事都决定于教会和祂之间的关系。
如今我们可以拿这些比喻中的功课,来问自己的心,我的心哪,你和你的主关系怎样?如果我对祂忠诚,我就不能浪费片刻时间,去鞭挞一同作祂仆人的伙伴。如果我向祂忠诚,我就要在长夜的守候中,加倍的留意,器皿中是否预备了充分的油。如果我向祂忠诚,我就不敢将所交给我的银子埋藏起来,我必须用它去作买卖,好使它倍增,好迎接祂的归来。
思考题:
1、 基督徒如何在这末时预备自己迎接在末日主基督的第二次降临?
2、 那忠心、良善有见识的仆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